2019年9月30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第三轮)”高中学段学校开题论证会分会在我校7号楼507召开。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崇明中学以及吴淞中学四所课程领导力项目学校的校领导进行了开题汇报,参与开题论证会的专家有浦东新区教发院原院长顾志跃、崇明区教育学院原院长宋林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金京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语种教研员郭侃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体育教研员李芳芳。我校课课程领导力题组相关成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依托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的学术优势,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此轮课程领导力项目主要围绕开发三类人工智能课程群及构建“思敬书院”校本研究活动展开。该校的两个研究课题分别为“普通完中AI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及“‘思敬书院’校本研修实践形式的探索研究”。
上海市崇明中学以“生态•生动•生趣:‘三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力图在此轮课程领导力项目中建设立足于“生态”的课程群,打造聚焦于“生动”的课程链,彰显富有“生趣”的课程评价,形成学校新的课程方案。学校的另一项研究课题针对各学科单元校本作业设计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究,研究课题为“单元视角下校本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研究”。
上海市吴淞中学作为第二轮提升课程领导力实验项目学校,本轮在此前的基础上,将围绕课程整体架构与课程群建设的“产品化”、课程评价的“工具化”、课程实施运作的“机制化”、课程资源与环境建设的“规格化” 以及智慧教学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化研究。本轮吴淞中学的两项研究课题为“基于证据的体育、艺术、科技类课程群建设的深化研究”以及 ‘基于PLE个人学习环境’创建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专家对三所学校项目中课程建设的依据、概念界定、内涵、关键问题以及项目的成果化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我校本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的两个课题为“上海市实验学校十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与优化”以及基于此课题的“特需课程的再深化研究”。徐红校长首先对学校整体课程规划项目进行了介绍。作为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始终走在课程改革前沿。学校目前形成了“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特需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在时间上十年一贯,无缝衔接;在空间上随时随地随人,空间延展,突破境界;在资源上资源融通,因需供给。本轮课程领导力项目,我校将针对以往课程中的衔接性、综合性、时效性问题,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统整、完善、更新迭代,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十年一贯课程体系。
高中部主任袁万萍老师对另一个子项目“特需课程的再深化研究”进行了介绍,特需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课,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它是一种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由学生提出学习需求,学校特供、特备的课程组织形态。此轮项目中,特需课程旨在从建立师生自主双向选择信息库、梳理特需课程指导方式以及完善特需课程评价体系三大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专家对我校已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学校此轮课程优化进行思考。
相信通过本次的开题论证研讨会,各个学校对本校的项目开展及项目成果实施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最后,此次开题研讨会在各位校长与专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文:科研室潘艳
图:孙羽洁 孙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