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
一场文化传承的现代启示录——五年级春季研学考察
作者:周佳妮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25-04-2460
(图片共11张)

在春日的暖阳下,我们五年级的考察小队踏入了崇明三民文化村。短短两天的沉浸式体验,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肌理,更让我们窥见了文化传承的深层密码——真正的传承,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创造性转化。

在土布馆的体验最让人印象深刻。指导老师让我们把完整的土布剪成碎片,再重新拼贴成画,同学们发挥想象,创造出了各种风格迥异的作品。这个看似"破坏"的过程,实则揭示了文化传承的真谛。这种“剪碎—重组”的过程,象征着文化传承的本质:传统可以在解构中获得新生。 

集体舞龙体验给了大家很大启发。每五个人操控一条长龙,大家练了很多遍却总是配合不好,龙身扭成了"麻花"。老师却说:"你们现在的样子,才是最真实的民俗表演。"踩高跷时更是如此,大家跌跌撞撞的样子反而引来阵阵欢笑。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完美的呈现,更在于参与过程中的真实体验。

在印糕制作环节,需要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操作——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特定比例混合,用木质模具压制出精美的花纹。崇明印糕的特色就在于其纯粹:不加馅料,仅靠米粉的自然清香和模具的精细纹路取胜。看着一个个印着"福""寿"字样的米糕从模具中脱出,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质朴魅力。 

木柴堆燃起时,起初雀跃兴奋的同学们忽然都安静了。火星子噼啪蹦向夜空,光点越飞越高,似乎是让我们这一簇簇新生的火苗,去点燃属于未来的星空。

街舞少女滑步接利落转身,发梢甩出小猎豹般的弧光;花样跳绳表演者交叉步接三连跳,彩绳划出彩虹桥般的流畅轨迹;对唱二人组声线如清泉叠浪,一首《飞云之下》让台下听得如痴如醉; 魔术师指尖藏着小秘密,笨拙的动作反倒酿出魔法时刻。

这次研学最深刻的启示在于:传承需要参与,而非旁观。即使我们不能成为完美的传承者,也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就像土布需要被剪碎重组,印糕需要被亲手制作,舞龙需要团队配合一样,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藏在我们每一次勇敢地尝试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