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
科技强国,未来有我--记“上实第九届科技节”之参观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作者:周佳妮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19-11-066463
(图片共6张)

第九届科技节把新学期点缀的格外芬芳,开学第一天机器人展示叫人难忘,家长进课堂畅谈未来通信引人遐想,科技环保小制作引发我们无尽的奇思妙想。上一周,去交大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的“半日考察”活动又喜从天降。

吃好午饭,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乘车来到了书香阵阵、秋意正浓的交大徐汇校区。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向一座静静矗立着的赭红色建筑,它的一面外墙上隐约浮现着一位笑容满面、和蔼慈祥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这座建筑就是钱学森图书馆。

与其说是“钱学森图书馆”,不如说是“钱学森纪念馆”馆藏钱学森珍贵文献、手稿、书籍、珍贵图片、实物62000余件。

步入序厅,以钱老手稿和签名为背景的白墙在灯光的照耀下特别明亮,从天花板上垂下的巨大红色锥体引得我们抬头仰望,它是由钱老的手稿组成,名为“升腾的智慧”。看着手稿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钱老生前一丝不苟、伏案推算、日夜操劳的样子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再转头看,一枚导弹顶立在圆厅的中央,旁边矗立着一尊钱老的雕像。钱老用他那坚毅而含情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参观者,仿佛在给我们注入向上的力量,又像是对我们报以殷切的期盼。

转步迈向长廊就是第一展厅,一幅幅照片、一帧帧影像和一件件物品分列在两旁,同学们纷纷瞪大眼睛,仔细观看,钱老真不愧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正是他,引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员,把基础差、底子薄的祖国建设成了航天强国。

到了第二展厅,一批珍贵手稿和经典著作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尽管我现在还看不懂“空气动力学”、“工程控制论”是什么意思,但我能感受到这些知识的高深以及钱老生前是多么的钻研和勤奋。钱老就是这样,用开拓和创新,诠释着科学精神。

一进第三展厅,许多同学就立刻驻足在一张老照片前,一边仰慕地看着年轻时的钱老,一边轻声吟诵着照片旁边钱老的名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直到参观完第三展厅,我才似乎理解了这句名言的含义,钱老正是因为挚爱祖国、热爱人民,才冲破重重阻挠,历经千难万险,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当时还非常艰苦贫穷的祖国,淡泊名利,朴素生活,一心只想着要用科技去强大自己的祖国,造福自己的人民。

第四展厅向我们展示了钱老从童年到人民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他求学是为了获取真知,他归国是为了实现报国之志。

列队离开钱学森博物馆,我们来到下一站——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这是一座风格古朴的欧式建筑,红白相间的外墙在绿树的掩映下格外亮眼,楼顶处“图书馆”三个大字赫然在目。原来,这座建筑以前的确是交大的老图书馆,初建于1919年,后来在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时改建为校史博物馆。馆内分为两个展厅,第一展厅为校史基本陈列,分为“肇基南洋”“东方MIT”“弦歌不辍”“服务大局”“建设一流”五个部分,以照片、档案史料与文物、图表、艺术作品、场景复员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以史为经、以事为纬,主要展示交大从南洋公学至今的发展历程;第二展厅为专题展厅,分为“海上翘楚”“交大之光”“大学精神”三个部分,主要通过照片、文献、实物、多媒体等展示120年来在交大求学或任教过的校友以及他们学研昌盛的丰硕成果、精神文化传统。跟随老师的讲解,我们穿梭于交大百余年的悠久历史中:立于南洋公学复原图前,我们了解了它从南洋公学再到国立交通大学、逐渐发展至今日的上海交通大学的辉煌历程;注视蛟龙号和其他多个代表国家先进科技的模型展示,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座顶尖学府卓越的科研实力;面对交大闵行校区的模型、听到介绍闵行校区面积是交大老校区十倍之多,我们不禁感慨交通大学这座百年学府蓬勃向上、鲜活进取的生命力。

参观就要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回眸凝望着钱老那张童年时的照片,再想想我们中国昔日的贫困和今日的辉煌,钱老的成长不正是“少年强则国强”的生动写照吗?当前,中华儿女正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逐梦前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就要向钱老那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真知,热爱祖国,长大后,在科技强国的未来征途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四(2)班  张尧天  蔡易辰 2019/10/30

                                                         

                          


X